《模型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403001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时/ 学分:32/2 适用专业:工业设计(家具设计/建筑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一、课程简介
《模型设计与制作》是一个完整的设计程序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利用工具改变材料的形态,最终成为一个艺术产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利用各种组合要素,按照形式美的原则,依据内在的规律组合成一种新的立体多维形态的过程。该过程涉及到许多学科的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本课程系统地介绍各种模型制作的基本知识,模型制作的工具及应用,模型制作材料的特性,模型制作设计的程序与方法,不同材料模型制作的工艺与程序。并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制作的技巧与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各种模型制作材料的特性,认识模型制作工具及正确掌握工具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使学生能运用各种材料熟练的制作各种模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模型作为设计的表达形式的重要性,使本专业学生了解模型在工业设计(家具设计和建筑工业产品造型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使初学者了解模型的概况,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
2.教学要求:
1)理论知识方面:掌握模型设计与制作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等,对空间设计概念的理解;掌握常用模型制作所用的材料特性和工具、设备的使用技法;掌握模型制作的技法,并能了解在实际制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的办法和一些特殊材料的制作技巧;掌握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能理解模型制作决不是一门简单的彷型制作,而是材料、工艺、色彩、理念的组合的涵义。
2)技能方面:掌握空间概念的表现技法;掌握常用模型制作工具的使用技法;掌握纸质模型、木质模型、PVC模型、石膏模型、油泥模型等的制作技法;掌握模型制作色彩、比例等的搭配构成并能对模型制作质量进行评价。
3)作业要求:产品模型设计制作;家具模型设计制作;住宅(小别墅或家装)设计制作;群体的设计制作;模型设计与制作研究性论文;模型制作材料与工具的市场调研与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模型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模型制作的技巧和方法,各种模型制作材料的特性和制作工具的使用等。
2.教学难点:模型制作设计,模型制作工艺与程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接合。
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章节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学时分配
|
第一章 概述
|
学生需掌握:模型的概念与分类,模型设计与制作原则及方法,模型的性质和用途,模型设计与制作的意义与作用。
|
2
|
第二章 模型制作工具与材料
|
学生需掌握:工具在模型制作中的重要性,制作家具(产品)模型常用设备的介绍,工作台案的选择,测绘工具,剪裁、切割工具,打磨喷绘工具,描绘、绘制工具。材料在模型制作中的重要性,模型材料的分类,主材类,辅材类。
|
4
|
第三章 模型制作设计
|
学生需掌握:模型制作设计构思,模型主体制作设计的基本方法,环境布置制作设计的基本方法,模型色彩设计。
|
4
|
第四章 模型制作的基本技法
|
学生需掌握:模型制作的方法与程序,纸板模型制作技法,聚苯乙烯模型制作技法,木质(竹材)模型制作技法,有机玻璃板及ABS板模型制作技法,泥模型制作技法,石膏型制作技法,金属模型制作技法,模型制作特殊技法。
|
8
|
第五章 模型色彩与表面处理
|
学生需掌握:模型色彩配置,模型表面处理技法。
|
4
|
第六章 家具与室内模型图例、案例作品赏析
|
学生需掌握:家具模型制作过程及成品赏析,产品模型制作过程及成品赏析,室内空间模型制作过程及成品赏析(展示模型、室内模型、室外模型、群体模型)。
|
8
|
第七章 模型摄影与保存
|
学生需掌握:模型摄影技法,模型保存方法,后期制作技法。
|
2
|
总 计
|
|
32
|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非闭卷
2.考试成绩评定:平时成绩(50%)、大作业成绩(50%)
七、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
2.参考资料:
[1] 严翠珍.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分析 [M].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 郑建启,汤军.模型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赵玉亮.工业设计模型工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撰写人: 熊先青 审核人:李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