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
S1416011
|
适用专业:
|
工业设计(工业产品设计、产品艺术设计方向)
|
周数/学分:
|
2w/2
|
先修课程
|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1)、(2)
|
一、实践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该课程设计是本科教学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研究产品开发方式的一门实践性和创造性极强的课程设计,是在修读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有代表性的工业设计软件和相关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来展开设计,最终以设计作品的形式完成课程作业。
课程将围绕设计的主题,应用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的软件系统和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案,并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表达。通过参与设计竞赛拓宽视野、强化团队合作精神并检验学习效果。环节同时还要求学习并掌握实用新型以上专利的申请方法,学习将创意转化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二、组织方式
集中或分散
三、实践地点
校内专业机房
四、考核方式及办法
1.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平时作业(40%)和大作业(60%)构成。
2.大作业可分组作业,每组不超过3人。
五、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序号
|
实践(作业)项目名称
|
实践(作业) 内 容
|
学时分配
|
作业属性类型
|
每组人数
|
(作业)要求
|
1
|
平时作业1
|
计算机效果图绘制
|
2天
|
设计、表现训练
|
个人
|
选一个有复杂曲面的产品,用平面设计软件,绘制一幅产品效果图。
|
2
|
平时作业2
|
产品建模
|
3天
|
个人
|
将所画产品用计算机三维建模完成,并进行渲染输出。
|
3
|
大作业
|
概念产品设计与表现
|
7天
|
设计
|
不超过3人
|
围绕设计的主题——某国际设计竞赛的主题(或教师指定的设计主题),针对当前人类生活中的焦点问题,结合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的软件系统和相关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产品方案,并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表达。最后以版面的形式提交。作业可自主参与相关的设计竞赛和专利申报
|
撰写人:郁舒兰 审核人:刘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