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校企合作 >>社会评价 >>媒体报道
 

中国教育报:为每一位学生定好位搭好台

 

发布日期:2013-01-21  浏览次数:1024

 



校团委举办的菁英人才学校精英训练营活动现场。 袁缓 摄


  ■通讯员 谌红桃

  2005年以来,南京林业大学几乎每年本科生就业率都在99%以上。为什么他们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如此青睐?人才培养位置为王,要为每一名学生定好位,搭好台。近年来,南林大实行人尽其才的生态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批社会认可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南京林业大学校长曹福亮说,作为一所行业高校,南林大明确了不同于其他类型高校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立足行业和地方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多种人才培养途径,走出了一条具有行业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为拔尖人才搭台:

  开设林学实验班,启动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国家培养卓越人才

  2011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其中特别提到需要培养一批卓越农林人才,南林大林学实验班应运而生。

  “要为国家培养国际化的林学人才,所以我们参考的是美国的培养模式。谈到林学实验班培养方案,课题组成员、南林大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方炎明如数家珍。据他介绍,林学实验班设在南林大环境学院,共30人,把南林大环境学院前7%的拔尖人才收入囊中。实行三学期制,大学4年分为两段,前两年强化通识教育,主要学习基础课程,后两年主要进行专业教育。

  “双导师制是南林大为林学实验班同学提供的特殊服务。所谓双导师,即选课导师和科研训练导师。一进入大学,学校便安排3名选课导师负责学生的选课指导,并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和咨询。到大三下学期,则有一对一的科研导师对他们进行科研思维方法训练,教育他们探索新的研究内容,指引他们走向林业科研道路。

  实验班的课程设置也颇具国际化。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国际通行的林学核心课程,使学生达到林学专业的基本要求,四年级设置林业科学、森林经理和自然资源与保护3专修。综合实习与科研训练从大一就开始了,贯穿大学四年,都与学生才学过的课程相配备,如一年级便进行气象、测量等基础课程的综合实习与科研训练。

  为使实验班的学生真正具有国际视野,学校每月安排两至3次学术报告,主讲人大部分来自国外,为他们带来了国际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此外,实验班还特别开设了中英文演讲课程,提高他们的英文演说水平,使他们的拔尖真正名符其实。

  20121月,UPM芬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金东纸业(江苏)有限公司等6家制浆造纸知名企业和轻工学院有关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轻化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本科培养方案建言献策。自此,南林大轻工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正式启动。

  “我们要为国家和制浆造纸行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意识、工程应用、工程创新潜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南林大轻工学院院长张辉介绍,该计划制定了详实的企业培养计划表,与企业联合实行3+1模式,即在学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与实践1年。他介绍,这一批学生毕业后,工作不应期将会比一般的本科生缩短一年,有极强的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

  为普通人才搭台:

  开放办学、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创新型实用性人才

  作为一所工科学院,为社会和行业培养创新型实用性人才,南林大家具学院院长吴智慧认为一定要开放办学,为企业大门。不仅要把老师放出去,找课题、找经验,还借企业之力,把企业生产人员、人力主管等一线人员请进来和走进课堂为学生现身说法。为了形成长效机制,让企业进校园常态化,特聘教授、兼职教授、业界人士讲座等各种渠道、各种平台为企业进高校敞开了大门。

  “圣奥百隆亚振等不少知名企业,倾慕学院的优质资源和业内影响力,定期委派自愿为学院本科生上课的优秀技术与管理人员走向讲台。有些专业课程,前8周由本校老师主讲,后8周则由企业人员自愿授讲,学院有类似课程十几种。

  开放的不仅仅是课堂,南林大家具学院与企业实现了更深度的合作。早在2006年,学校在全国率先与家具知名企业圣奥集团共建圣奥班,开展订单式培养。相比普通订单其更加开放。这个课程开放到每个生产环节,除了上好专业基础课外,还要在圣奥这样知名大企业整个流水线各个环节全方位实习。在这种理念下,圣奥班太兴班等多个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特色班近年来在家具学院风声水起。

  院长吴智慧不仅为企业敞开大门,还把教师和学生出去。学院一直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部分教师在合作过程中有了企业与高校教师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把学校最新的研究成果第一时间投放企业,另一方面,他们把生产一线的课题带进课堂,让课堂在理论与实践中实现无缝对接

  为了让一线教师主动自觉走进生产车间,除了教学、科研计划的硬规定,学院院长、书记亲自带头进企业,了解生产实际,为家具企业把脉服务,从企业生产中找课题。

  对于实践性极强的家具专业,学生大学4年有1/4的时间在实践。目前,家具专业有协议实习与实践基地40多家,涵盖了国内家具行业所有知名企业。

  开放式办学,深度的校企合作,使得家具学院的学生炼就了硬功夫,他们也纷纷成了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2011年,这个只有159名毕业生的年轻学院,却迎来了290多家企事业单位携带着2000多个岗位前来招贤纳才

  为特殊人才搭台:

  不拘一格、重点培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特色人才

  陈冬剑,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学院大四学生,被授予南京林业大学特殊人才称号,曾获第12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江苏省一等奖,两项国家专利及成果鉴定,被北京交通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并获该校金额为1万多元的研究生入学最高奖学金。谈起这一切,腼腆的陈冬剑说:学校对我的重点培养才让我取得了这些成绩,学校对我们投入很多,包括师资、设施和资金。

  陈冬剑只是众多特殊培养人才中的一员。我们发现苗子重点培养,为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配备导师,对这一批人,在管理、制度上要允许开绿灯,要不拘一格育人才!南林大土木学院院长杨平对于特殊人才尤其厚爱。他介绍,每年他们将会为占全院学生20%的特长生配备导师,并实行学生与导师双选,给予学生很大的空间。为了参加全国挑战杯,学校还允许我自己挑选参赛人员,实验室24小时为我们开放,前后投入几万元。陈冬剑说。

  在南林大,对特殊人才重点培养蔚然成风。对学生中的人才怪才歪才进行分类指导、分层培养,我们要给人才以激励,给怪才以平台,给歪才以空间。南林大校团委书记赵晶介绍,学校制定了《学生特殊人才奖励办法》,对在科技发明、创新创业、新闻宣传、文体竞赛、志愿服务、道德模范、社会工作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予以奖励和表彰,迄今为止,有200多名学生得到了奖励。

  “鸡蛋撞击地球无敌风火轮”……一个又一个新鲜名词不断涌现,南林大水杉英才学校精英训练营,头脑风暴团队抗衡赛活动现场异常火热。据赵晶介绍,这只是学校对特殊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2009年成立以来,水杉英才学校在全校挑选学生骨干,通过讲座、无领导小组讨论、情境角色扮演、素质拓展、实践考核等多元化的方式,以初、中、高三级递进模式对学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未来优秀的管理人才。目前,学校累计培训学员1200余人次。而这些学员,都成了众多企事业单位争相聘用的宠儿

相关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3-01/21/content_86853.htm


 
版权所有: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     技术支持:南京先极科技有限公司